2008年1月17日星期四

歌舞昇平下的和平與不平(下)

在安祥平和的商業包裝下,季節性地祈求平安的小城,直接關係小城的媒體新聞如是者已不經不覺地沿用了過去十年的相同模式,只會單向地報導各區如何慶祝這個假期、教宗發表的講話,當然不可或缺地報導民間團體如何面對及處理“平安夜、失身夜”的社會問題,可惜的是小城傳媒多年來沿用的傳統,在今天看來已從優良傳統變為保守封閉,未能適切忠實地反影小城真正的面貌。過去一年出現的社會變遷、民生及民主的訴求,本地傳媒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被海外傳媒的報導手法所牽引,重點報導衝突場面及參與人數的爭拗,反而實際團體所表達的主張與訴求、官府對事件的反應及態度都被忽略,更不要說團體及官府對事件的發生有如何後續工作。從以上傳媒對事件發生後的取態,直接反影小城傳媒仍未能脫離過去的漁村小報心態,在激烈競爭及變化之中更新自身的視野,帶領庶民從不同角度理解現今小城所存在的問題。事實上小城庶民從過去到現在,都從不同途徑收集各類型事件的資訊,亦對這彈丸之地有所了解,但自從小城經濟急速發展,流動人口大幅增加,固定人口比例被大幅拖低的情況下,消息的流通依賴傳媒的多角度報導,方能使流動中的大部份人能掌握事態的發展。而近期接連發生的網上發放假消息事件,除直接打擊互聯網作為媒體的可信性外,亦間接顯示主流媒體的先天不足,已逐漸被互聯網的自由空間所侵蝕。在商業社會及媒體競爭包裝下的平和安祥,小城庶民及媒體都應反思這些歌舞昇平下,如何能更準確地看清楚事實的真相,掌握迅速流動中小城的方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