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日星期六

風雪中的歲末(下)

圖片來源:中國贛州網當今媒體發達,連自然災害都有特派員深入災區,直接向庶民傳達災區的真實情況,連官府對災情的掌握亦未必能跟留時事的庶民相比,否則就不會發生數十萬民工在廣州火車站外等候十多天,仍未能有效疏道人群的混亂政策。以一個全國生產總值最高的省份,只有這種低層次的應變措施,根本不合格。就算不計超出預期的自然災害,單以火車路軌出現嚴重故障不能通行,就應該有第二手準備例如繞道到達目的地,而重災區能迅速及時解決問題。十多天的間歇性通行直接反影出管理單位未能決斷地作出有效決策,一直望天打掛祈求天公造美,咁又點算係良好的決策者呢?在今次「天地無用」上天下海都唔成立的災害中,間接表露祖國國力與基建設計仍然維持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過去十年的高速增長並未改變高官對國民生活要求的觀念。在一遍媚外心態的經濟學盲從中追尋GDP數字,完全拼棄人民生活的必需條件,導致糧食資源不均,電力、能源等遇到問題未能即時有效地作出反應,都是祖會上貧富懸殊的差距令高層人士根本唔清楚災害所帶出的嚴重後果。但以外匯儲備計祖國早已超越日本不知多少,但為何日本沒有被旱災或雪災造成重大的破壞呢?歸根究底都是體制上國內由中央到省市之間有太多層阻隔,中央有效的措施未能在災害發生的初期一步到位,要過差不多十天溫總方能直接到災區視察及親自指揮救災工作。可想而知官府對庶民受災的關心,仍不及京官大人的直接指揮來得有效。春節過後大家都預計問題可以解決,但係如果仍然有大範圍雨雪天氣影響災區,請問有關當局是否有準備過新十五之後天氣仍然係咁的應變措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