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0日星期五

東京秋葉原殺人事件(電車男篇)

自從事件發生後,日本網民熱烈討論,除了討論行兇者為何以任何人作目標犯案外,最大反應莫過於指摘日本傳媒一致口徑,把行兇者歸類為「御宅族」的電車男。原本電車男都是由某某人作出起名,繼而被傳媒用作特指某類行徑的人士。大家都氣憤日本傳媒的表現,希望以電車男定格在某種固有形象上,從而無限上綱地大造文章,增加新聞的娛樂性。事實上在日本像行兇者般生活環境及狀態的人真係大把,什麼原因引致行兇者犯案原本應該由警察深入調查後才可發表,可惜傳媒從現場採訪一刻開始,已刻意把行兇者定性為「御宅族」的電車男。由於事發地點乃高科技銷售點,出沒的人群大都隨身帶備攝錄或攝影器材而並非一般的手機,所以網絡上出現大量針對日本傳媒採訪手法的片段及照片,而現場採訪警察記者的對話又被網客發現一開口就問外形是否像電車男。日本傳媒戰爭的激烈並非一朝一夕,早在十多年前已發生造新聞事件,亦有發生數百記者為了新聞材料,直播行兇者入屋犯案的報道,積累不少民間對傳媒的不滿,況且各大傳媒的不停轟炸,以及對行兇者鄉里的家人、朋友以及同事等的不停追訪,把行兇者的背景徹底起清,甚至事發後的第二天就發掘出行兇者的中學畢業禮片段,務求令大眾覺得自己如何努力為大家發掘真相,但事實上片段充其量只不過增加說故事的時間,對於了解真相毫無幫助,反而令同一片段下出現的其他畢業生構成重大的被採訪壓力。日本傳媒的種種所為今時今日我們亦都可以從鄰埠某些報道中體驗得到,尤其是狗仔文化極重的娛樂八卦新聞。

沒有留言: